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耳鼻喉科 > 耳疾病 > 内耳疾病 > 耳聋
编号:48025
如何进行耳聋基因检测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3年10月14日 医药卫生报 2023.10.14
     □魏海波

    根据全国残疾人调查结果,我国听力障碍患病率高,其中致残性听力障碍占5%,全国每年新生2万~3万名听力障碍儿童。耳聋的病因复杂,与耳部疾病、遗传因素、药物、环境等有关,其中遗传因素占全部病因的60%以上。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,可有效预防耳聋出生缺陷。那么,耳聋基因检测人群有哪些?该如何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呢?

    耳聋基因筛查适合人群

    生育人群:对正常的育龄夫妇进行耳聋基因筛查,可以检出耳聋基因携带者,通过生育指导避免听障患儿的出生。

    新生儿: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检测,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耳聋,避免由聋致哑。

    高危人群:防止再次生育聋儿;明确耳聋病因,指导耳聋患者及其亲属用药,及早进行助听器或电子耳蜗植入等康复治疗。

    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分类

    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基因芯片技术、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、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、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、Sanger测序法(双脱氧链末端合成终止法)、高通量测序和外显子测序。

    常见的耳聋基因有哪些

    人体有功能的基因约3万个,目前医学研究已发现的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有100多个。其中最常见的致聋基因有4个,分别为GJB2(先天性聋)、SLC26A4(迟发性耳聋)、12SrRNA(药物性聋)、GJB3(与高频听力损失相关)。这4个基因突变可导致约70%的遗传性耳聋。

    早期检测耳聋基因的意义

    预防药物性耳聋: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引起母系遗传的药物性耳聋。明确家族性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变异携带者,通过指导用药,避免耳聋的发生。

    预防迟发性耳聋:早期发现迟发性耳聋基因携带者,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行为指导,避免强外力及噪音对耳部的冲击,可以延缓听力下降,避免耳聋的发生。

    发现某些先天性听力缺陷,避免由聋到哑。早期确诊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患者,早期佩戴人工耳蜗,避免错过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黄金阶段。

    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判读

    耳聋基因检测结果通常分为两种:

    未检出:未检出目标筛查基因的变异位点。

    检出:检出目标筛查基因的变异位点,包括以下几种情况:

    GJB2或SLC26A4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,提示GJB2或SLC26A4相关遗传性耳聋,需要进一步进行耳聋基因诊断、听力学检查、影像学评估,并及早进行听力干预和治疗。

    GJB2或SLC26A4基因的单个杂合突变,应结合听力筛查结果综合判断,可能为携带者或相关遗传性耳聋患者。若疑为耳聋患者应进一步进行全序列检测,必要时进行颞骨影像学检查。

    线粒体基因均质突变或异质突变,提示受检者及母系家族成员均为药物敏感性个体,应终生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在医师指导下用药,听力受损者应尽早干预听力。

    GJB3基因的纯合或杂合突变,应注意听力保健,避免进行性听力下降。

    总之,通过耳聋基因检测,可早期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、相关环境因素致聋易感者及潜在的耳聋生育高危群体,实现遗传性耳聋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及早预警,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。

    (作者供职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), 百拇医药